近年來,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愈加重視,各種家用醫療器械便更多地走進了千家萬戶。許多商家采用讓消費者免費體驗的方式銷售醫療器械,由于這種方式游走于法律、法規的邊緣,對其合法性爭議不斷,又由于這種方式往往夾雜著其他一些行為,如擴大宣傳、誤導消費等,容易造成消費者經濟利益甚至身體健康的損害,引發媒體關注,成為社會熱點。
免費體驗式銷售的醫療器械,多是醫療器械分類中的物理治療及康復設備,如溫熱理療儀(床)、高電位治療儀、低頻治療儀、脈沖治療儀、經絡通治療儀、醫用激光儀器設備等產品。這些醫療器械大多是通過對人體的熱、電、磁作用實現康復理療效果,主要涉及頸椎病、腰椎病、關節炎、腰肌勞損等疾病的輔助治療或緩解。
免費體驗的形式繁多:一是以健康講座的形式宣傳醫療器械。這種形式的經銷商多在酒店、賓館、影劇院等公共場所,舉辦健康講座之類的活動,介紹某種醫療器械的神奇功效,請“某位聽眾”到臺前當場體驗,請“資深專家”講解治療原理,請“康復患者”現身說法。二是以現場體驗的形式銷售醫療器械。在社區內租用營業房設點提供醫療器械免費體驗,街頭打小廣告,通過免費贈送雞蛋、掛歷等小禮物、統一組織登山旅游度假活動等誘惑,將老年人集中起來,宣揚親情服務,營造家庭氛圍,雇用醫托大肆渲染,往往用極具煽動的語言反復向體驗者灌輸所謂的健康理念,進行多層次、多角度的心理暗示。三是以免費檢測的形式使用醫療器械。在住宅小區或街面營業房等場所,使用醫療器械提供采血化驗、測量血壓或其他生理指標等免費檢測服務,評價被檢測者的健康狀況,推薦具有檢測功能的醫療器械或者某種療效神奇的藥品。
免費體驗存在的問題:一是夸大療效,誤導消費者。尤其是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和專業知識缺乏的弱點,把緩解疾病的功能說成治療功能,把只具有個別病種治療的功效說成“包治百病”;二是很多銷售人員沒有醫學專業背景和相關醫學基礎知識,不能正確指導人們使用,在操作上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;三是臨時免費體驗點一般設在市場出入口、居民小區等位置,活動時間短、流動性大、售后服務沒有保證,如果出現不良事件或其他問題,消費者難以追溯維權。
消費警示:一是使用醫療器械存在一定風險,人們須謹慎參加醫療器械免費體驗活動。二是經營第三類醫療器械需要具備《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》,經營第二類醫療器械需要具備《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》,無上述兩證以免費體驗方式經營醫療器械的都屬于違法行為。三是購買醫療器械要仔細查看產品注冊相關信息、商家懸掛的“體驗方式經營醫療器械安全公示牌”、醫療器械注冊證所載明的產品適用范圍,也可登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進行查詢。不要聽信商家的夸大宣傳,謹防上當受騙。四是如發現違法銷售或銷售違法產品的,請撥打投訴舉報電話:12315。